当前日期:
学院首页系部首页系部新闻系部概况培养方案党务工作图视信息招聘信息资源下载联系我们

首页图片中心教学成果  
 
 
“三教”改革孪生“课程衔接、项目链接、 竞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育训实践
来源: 点击数:1003次 更新时间:2023/11/12 16:32:41
详细介绍:

1.成果简介

机电类专业是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批专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提升专业内涵和队伍建设水平,不断将职业师资的专业理论优势与企业的技术制作优势深度融合,近些年来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智能制造、机电装备等行业培养输送大量的机电类人才。20203月,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入选技能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为抢抓“双高”建设契机,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以“三教”改革为抓手,紧贴地方产业升级发展,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深入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联合实施本科教育培养计划,形成了“三教”改革孪生“课程衔接、项目链接、竞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育训实践模式。20238月,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列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20239月,成果围绕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开始推广,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线,以质量为核心,突出技能性和创新性,诠释了“以课程建设衔接专业教材改革,以项目建设链接教师能力提升,以三大竞赛对接育训教法创新”的核心理念,促进了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集聚效应。

   (一)以“三教”改革为实践,分类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实施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20152019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相继多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初步达到了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20202023年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探索“三教”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育训实践,以课程、项目、竞赛三类进行分层实践,完成机电类专业“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突出OBE成果导向。一是以课程建设为衔接,通过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建设实训化、课程教材国标化,推进人才培养专业教材改革。二是以项目实施为链接,通过引进项目“做”,教研项目“练”,输出项目“导”,推动专业教师能力提升。三是以竞赛活动为链接,通过教师能力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推动教育教学、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促进了专业人才育训教法创新。

    (二)以课程建设为衔接,推进人才培养专业教材改革

    专业群对接产业群是满足产业发展对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课程建设内容对接岗位需求是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坐标定位。一是课程资源信息化。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等资源建设,依托课程资源衔接国家规划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有效解决教学时数少、行业发展快的问题,推动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二是课程建设实训化。针对实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对实训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把脉问诊、扬长避短,建设了省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示范实训中心,促进人才培养专业“五个转变”,创新提升实训教学信息化的效能。三是课程教材国标化。契合机电类企业实践岗位需求编制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穿插设计活页内容,与相关专业知识点进行互补,打通教材知识点之间有效衔接、前后贯通的“最后一公里”。专业群团队编制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成功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三)以项目实施为链接,推动专业教师能力提升

    主动依托省部级支持专业建设项目、横向课题、校企合作项目、产学研项目,柔性引进校外专业带头人和企业能工巧匠参与指导机电专业群建设,建立起“引进项目、教研项目、输出项目”建设体系,构建教师能力“链式”项目群(图2)。一是引进项目“做”。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新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岗位一线进行实践提升,参与企业生产研发,开展校企合作技术攻关,引进横向课题和产学研项目,和企业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共享双方人才库资源,与企业人员(企业兼职教师)一起攻关技术难题,如2022年与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生态环保竹吸管生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号GCKJ202003)合作项目。二是教研项目“练”。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三教”改革示范校》(项目号2022sjgg013)为依托,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建立教师个人职业成长目标,成体系、分批次、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计划,成功申报省级“三教”改革类重点教研项目《“三教”改革视域下的机电类课程实施OBE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号2022jyxm1093),做到项目内容既交叉又融合,实现教师教研能力既练学又实战,推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完善,为机电类专业群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支撑。三是输出项目“导”。落实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和青年导师制,学生的知识体系、技能水平、沟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链式”项目中得到持续提升,促进人才培养取得“四个突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类创新团队荣获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

    (四)以竞赛活动为对接,促进专业人才育训教法创新

有组织的鼓励教师参加技能教学培训、育训教法培训、国家级裁判员培训等,引导师生参加教师能力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将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师生通过竞赛活动得锤炼,“三个举措”实现“三个提升”,有效促进专业人才育训教法的创新。一是教师能力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鼓励机电类专业教师参加教学大比武,包含有生教学、无生教学、实训环节等,转变了教师传统教学理念,有效提升了教学设计过程,夯实了教育教学质量,机电专业团队连续两年获安徽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3项,2名专任教师担任2022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裁判员。二是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把学生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组建育训团队开展针对性地选拔指导,激发广大学生“动起来”。近几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控制与仿真技术”一等奖1项,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是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多措并举助力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多次受到省部级单位好评及嘉奖,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成果影响面广、影响力大。学生刘旭东在16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农机路上机电人的“专家”梦》获一等奖。

通过探索“三教”改革孪生“课程衔接、项目链接、竞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育训实践模式,即“以课程建设衔接专业教材改革,以项目建设链接教师能力提升,以三大竞赛对接育训教法创新”,成果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师资团队提升明显,社会影响力加大。以课程、项目,竞赛三主线培养人才,成果获奖或立项业绩7项,其中,课程类成果7项、项目类成果15项、竞赛类成果45;应用4年以上的43项、2年以上的12;高水平的有:国家级或全国性竞赛成果2项、安徽省成果45项、池州市级成果23项,成果与池州华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池州地方企业进行标准对接,开发机电类专业等人才培养专业标准5个。成果理论实践研究成效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价值与广阔应用前景。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案(不多于1000字)

   (一)坚持问题导向,三维解析教学过程

    通过实施“课程、项目、竞赛”三层分类顶层设计,确定了“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信息化课程教学、项目化任务实施、育训式师生竞赛等教学模式融入专业建设体系,对“三教”改革与人才培养育训模式进行有力探索实践。

一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材内容缺乏精准定位的问题(课程类成果解决)。企业会根据社会市场的最新需求动态开发新产品,相应的岗位也需及时提升技能应用,但目前部分教材内容并未与企业岗位紧密结合,对实际生产过程掌握不透,以至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应用性、时代性。教材内容脱离行业发展需求,未能有效融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达不到企业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水准,加之与现有校内实训条件匹配度不高,教学成果认同度不高,难以达到“学生乐学、教师擅教、企业需求”的标准。通过校内活页式教材→校企合作教材→国家规划教材“三步走”,解决课程教材内容缺乏精准定位的问题。

二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缺乏系统培育的问题(项目类成果解决)。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入企业一线、深化产教融合力度不够,校企双方的专业人才“双向”兼职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举措,企业的能工巧匠和专技人员参与校方活动以学术讲座或报告为主,尚未实质性地参与到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师资队伍普遍缺乏专业相关实践经验,对工艺流程、生产过程琢磨地不够深入,在实践教学中尚未形成有效指导,师资培育系统谋划不足,项目申报、实施、转化参差不齐,“传帮带”实施效果打了折扣,师资力量缺乏面向企业实践的系统培训,缺乏面向产教融合的技能提升,导致“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达标。通过项目合作学院统筹、项目申报系部规划、项目实施全员参与,解决教师队伍缺乏系统培育的问题。

三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法缺乏育训结合创新的问题(竞赛类成果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时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部分知识点未能得到实验验证,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课堂对接车间存在“肠梗阻”,且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践问题的思维,教师培育和学生实训存在“肠梗阻”,育训结合导向不够明显,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学生实践创新得不到有效验证。教师通过教学能力创新,巧妙设置竞赛类案例,因势利导创新创业,解决教法缺乏育训结合创新的问题。

   (二)坚持问题施策,三接实现教学反哺

以三类顶层设计为前瞻,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成果的综合顶层设计解决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思路和专业建设思路问题;省级教学资源库和精品类课程为抓手,实施课程类顶层设计;以省部级各类支持项目为基石,展开项目类顶层设计;教师能力大赛、学生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开展竞赛类顶层设计。

一是以课程建设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五个转变”。

(1)从单一培育向双体培育的转变。依托与池州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的契机,集成双校优质教学资源,双校共商教材、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实现双体培养的课程衔接合作模式。

(2)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借助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教学思维及网络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交互、翻转课堂,改变教学模式,颠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页式教材。

(3)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相结合转变。以机电类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教材知识、技能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线,考核方式多元化。

(4)从单一资源制作到资源共建共享方式的转变。引入企业共建专业资源库,改变校企合作教材的资源建设模式。

(5)从传统“教书匠”向信息化教学能手的转变。以省部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省级精品线上线下课程建设为核心,增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学信息化水平,顺利编制“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链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四个突破”。

1)以省部级专业建设项目为抓手,做到项目合作学院统筹,突破育人实践环境瓶颈问题;

2)以安徽省校企实践基地项目为拓展,做到项目实施全员参与,突破教师行业背景不足问题;

3)以教科研项目为支撑,做到项目申报系部规划,突破职教师资科研短板问题;

4)以高职本科联合培养为桥梁,有效实施教师培育“传帮带”,突破职业教育体系的职本融通和衔接问题。

三是以竞赛活动为对接,全面实现人才培养“三个提升”。

1)以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促教改,以教学质量铸造育人品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创新,并将大赛训练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3)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切入点,通过育训结合激励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创新点(不多于1000字)

(一)探索实施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教学模式。以国家规划教材中的任务驱动为切入点,结合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等,重新调整教学组织,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统筹信息化教学、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等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应用、项目式教学和产教融合育人等教学模式融入课程建设体系,对“三教”改革与人才培养育训模式进行有力探索实践。

(二)探索构建项目实施下的探究性教学。成果将探究性学习理念渗透到项目建设中,以项目建设来链接,将“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紧密结合”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借助创新创业项目,推行导师制,孵化创业项目,创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始终贯穿探究性学习理念。成果将合作教育理论贯穿于竞赛中,以竞赛来对接,将创新教育寓于教学实践各环节,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三)以“课程、项目、竞赛”三维顶层设计机电类专业人才育训培养体系。成果创新了三维度顶层设计成果,其中课程类成果促使“五个转变”,推动课程改革、教与学方式、资源建设、教师信息化水平深度变革。项目类成果提升师资能力及人才培养“四个突破”,促进教师育人能力和育人环境根本改善,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竞赛类成果实施“三个举措”创新,实现“三个提升”,从而达到以竞赛与教学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项目、竞赛三主线培养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凝练特色,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四)创新了“产教融合”+“赛融通”的协同育人模式。成果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共建资源库、植入课程思政、打造省级实践基地共同育人等举措,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心、效果显著提升。竞赛融入课堂,突出双创技能培养。

4.推广应用效果(不多于1000字)

(一)成果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成果自顶层设计以来,“课程、项目、竞赛”三主线联动效应,硕果累累。成果应用4年以上的43项、2年以上的12; 高水平的有:国家级或全国性竞赛成果2项、省级成果45项。

(二)成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成果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获创新创业类竞赛5项奖励。据统计:机电类专业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96%; 平均薪资为4507元,高过全国平均水平3902元。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较好地体现了本校“以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为导向,以机电类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培养特色。

(三)成果推动课程改革彰显成效

稳步推进智能手机及互联网+教与学应用,云课堂、翻转课堂呈效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显著。体现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四)成果推进项目合作育人效果明显

以项目资金为保障,改善实践教学环境,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合力打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及协同创新中心,工学交替、共同育人;与池州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合力育人;以省级创业大赛为着力点,精心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五)成果推动竞赛成为教学的推动力

以赛促教,造就了优秀指导教师团队;以赛促学,促进学风建设;学生擂台竟技,教师切磋交流。

(六)成果推动教学团队建设效果显著

成果引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中,构建教学、学术梯队,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团队社会影响力提升,服务社会;促进团队成长,成为行业专家,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以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彰显成效。表现在:论文55篇、教材10本、软件著作权2,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1名教师为行业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省青年岗位能手2名,市级青年岗位能手5,集体获4项称号。

(七)媒体报道,扩大影响,成果应用,获得肯定

成果形成校级-市级-省级三级体系。在省内7所高职、5所中职应用获得好评,20家用人单位对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教师在国内各类会议上与同行们交流,展示成果,扩大影响。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谩骂攻击
  友情链接
安徽教育人事网池州先锋网池州市人事考试网池州人才网工资查询系统池州人网安徽教育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安徽高教网池州政府网
精品课程 | 学院内部常用电话号码 | 主任寄语 | 教学名师 | 网站管理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系 技术支持  邮件:heghao@163.com 电话:0566-2020392  地址:池州市建设西路389号